千亿铜贸资金链或重蹈钢贸断裂危机

发布时间:2013-04-25 17:19:53
 

此前钢贸资金链风险就已经引起各界的关注。钢贸融资骗贷,就是钢贸企业通过重复质押来获得银行贷款,最终因钢价的连续下跌使得钢贸商资金链断裂,银行清查库存而曝光。

而铜单价远高于钢材,且其重复抵押的实现途径类似钢材,再加上信用证制度带来的便利,理论上而言铜的重复抵押可行性高于钢材。再加上钢贸融资收紧,同一批民间资本需求者转向铜融资是大概率事件。铜贸极有可能重蹈钢贸覆辙。

事实上,铜贸兴起的背后是抵押和信用证的结合,而铜融资的真正风险在于重复抵押。仓储商与贸易商勾结造成的监管放松使得重复抵押成为可能,这种再杠杆的操作大大降低了贸易商的融资成本,同时也加剧了信贷风险。

如果贸易商不将进口铜抛售而选择抵押给银行,便可在不冲击铜价的基础上获得现金,这便是信用证制度和抵押融资的结合。通过这种结合,贸易商便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了杠杆贷款,年化利率一般在5%—10%。在民间借贷年化利率高达20%—25%的局面下,铜融资吸引力非常大,这也是近些年铜融资兴起的原因。

广发证券估计,中国高风险的铜贸易融资规模在500亿的水平。而申银万国则认为,如果不考虑重复抵押的因素对应的铜贸融资规模在700亿元左右,如果考虑重复抵押的可能性,这一规模将在千亿以上。

随着流动性持续被抽紧,部分贸易商铜进口的目的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实体需求和贸易,演化成利用贸易形式获得信用证并由银行承兑,套取资金用作他途,甚至涉足民间借贷等高风险领域。

但由于贸易商只能在期铜市场对实际的铜库存进行套保,因此当铜价下跌较多时,银行提高抵押物数量的要求便因高杠杆而加倍,贸易商资金链很有可能因此断裂。